康熙末年,一心要打開與俄貿易通道的晉德裕大掌柜常雨橋,回家為母親拜壽。筵間,突然有人送來一塊“欺世盜名”的黑匾和摻假的胡麻油。視誠信為生命的常雨橋顧不得與親人團聚,馬上返回了沙城總號,查明原因。他依然趕走了摻假弄虛的二掌柜石墩子,高價收回了摻假油,并將其付之一炬。在舉步維艱的時刻,常雨橋夜訪鐘雪兒,使雪兒頓悟原委。富有與俄經商經歷的雪兒獻計獻策,挺身帶領駝隊踏上風沙彌漫的北上商道。不料在途中,土匪劫貨、人員傷亡,而與俄簽訂的交貨期限迫在眉睫。面臨資金短缺、股東動搖、兄弟失散、謠言四起的緊張局勢,晉商人和他們的家屬們大義凜然,不遺余力地支持著北上的宏圖大業。
山西人終以“誠”與“義”贏得了人心,轉危為安,打通了對俄貿易的通道,推動清朝與沙俄兩國政府簽訂了中俄邊境貿易的《恰克圖條約》,在中國經貿發展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頁。